2018年3月7日 星期三

貓下去敦北俱樂部以妳與她為名,首次舉辦〖貓下去三月女孩節〗,三月八號至三十一號,一起來玩!










在我們每晚坐滿的客人裡頭,女孩子總是佔多數。各種年紀的。


每一年其實都有個念頭想要為所有的台北女孩辦個主題派對。用貓下去的角度。


可能有點男生的,但會讓女生都喜歡的。


ㄧ轉眼貓下去來到了第九年。有了很多變化。包含客人們。


那些原本的年輕女孩成熟了。戀愛。結婚。從人生的一個階段邁向了下一步。 成了媽媽。也或者,多了人生的另一種意義。工作不同了。交往的對象不同了。生活的方式不同了。


也有從還是小朋友階段的來到了成長期。從父母的桌子換成了姊妹淘的聚會。


好多好多。


是這些許許多多的感觸,讓我們決定就從今年開始來舉辦一個月份式的女孩節。
從穿梭在貓下去的女孩子們當作起點,然後延伸到生活在整個城裡的台北女孩。


運用網路社群,我們要發起以及分享女孩們會感興趣的議題,包含人物,食物,音樂,電影,生活與工作等等。也會以一間餐館的姿態,在每晚的現場供應許多好吃又好玩的東西給所有進來的女孩們。然後是辦真的派對,可以玩樂的派對,從318號的市集開始,到30號與31號連續的音樂電影之夜。


整個三月,以就是想找個理由來辦派對為出發點,我們要做一些特別的事情。


給那些陪著我們一路走來,然後還要一起走到未來時時刻刻的,貓下去女孩。


(貓下去,陳陸寬,2018年春)



【*****活動內容*****】



『每日限量供應特製女孩雞尾酒&翻白眼溫蒂復古特餐』



〖四杯給紐約女孩的特製雞尾酒〗


@上西區溫蒂的紐約學院風酸甜酒
The upper west side girl Wendy’s favorite sweet sour mix wine. (New York preppy style. Raspberry Red.) 

@酗酒義大利女孩與她的透明葡萄 
A compulsive Italian drinker with her translucent grapes. (Light Orange Pink)

@拉丁少女的神秘分泌與乳香蜜瓜 
Latina girl’s juicy cantaloupe. (Tra arent green.)

@給美國甜心的雞尾酒奶昔冰淇淋 
      The special cocktail milk shake ice cream only for American sweethearts. (Rich thick White.)



*****


〖翻白眼溫蒂特餐食物,關於食物與女孩的小小記憶〗


@復古溫蒂漢堡薯條餐(貓下去敦北俱樂部重新混製版)
Wendy’s burger and fries retro~ MEOWVELOUS REMIX ver.

@給台北女孩的特製金寶蘑菇濃湯(貓下去普普藝術致意代表作)
 The Campbell's cream of mushroom specially made for Taipei girls.- MEOWVELOUS’s dedication to POP art.

@烤起司馬鈴薯與『脆皮&培根』(貓下去重新改編版溫蒂漢堡烤洋芋)
Grilled cheese potato with crispy bacon.(Wendy’s baked potatoes Re-adapted by MEOWVELOUS)



*****

100張貓下去敦北俱樂部成員卡與特殊兌換卷限量發送』


38號開始,貓下去敦北俱樂部現場將首次發出限額100個的俱樂部成員資料卡給女孩們填寫,除了可獲得兩只特殊兌換卷,還可列名編號,每次回來貓下去敦北俱樂部將會由現場的服務夥伴給予特別的招待。



*****

『翻白眼溫蒂&女孩就是想要玩限量胸章』



200只潘白眼溫蒂與口號胸章將從38號開始分送,只限女孩,不限年紀。


*****

『女孩節主題歌單:給台北女孩的男孩情歌』


與貓下去九週年系列活動聯名,三月女孩節歌單主題為『給台北女孩的男孩情歌』,由Legacy音樂總監,操場酒吧負責人,全台北最會聊星座聊音樂撩妹仔的搖滾場景見證者,阿舌(陳彥豪),為大家獻上歌單名為『 Wow, can I touch you there…(要不要來我家聽黑膠..)。』詳請於三月八日將發佈於貓下去敦北俱樂部臉書頁或點擊下面連結即可開啟YOUTUBE歌單收聽:【貓下去九週年系列活動,三月女孩節主題歌單_給台北女孩的男孩情歌 by Legacy音樂總監,操場酒吧負責人,阿舌(陳彥豪),歌單名稱:『 Wow, can I touch you there…(要不要來我家聽黑膠..)。』



*****

38個貓下女孩的隨性Q&A



三月八號開始,將由38個不同領域不同生活背景不同年齡與特質的貓下去常客女孩們,藉著一些簡單問答,來分享她們的台北,她們的女孩世界。



*****

『關於女孩與食物,與音樂,與電影的網路閱讀』


整個月份將會由一些貓下去固定寫手班底,分享幾個關於女孩與音樂電影或閱讀或食物的文章,敬請期待。



*****


317號,貓下去俱樂部男孩沙龍X地瓜熟了,女孩們與貓下去的聯手午后市集』


317號週六午后,將由知名女孩市集單位『地瓜熟了』與貓下去俱樂部男孩沙龍聯合舉辦戶外市集,現場除特色賣家,貓下去也將推出久違的餐具傢俱書籍特賣!



*****

325號,路嘉怡X何曼莊,關於城市與女孩對談分享』


女孩節高潮活動,325號週日傍晚,將由兩位知名女作家,藉著新書來分享對談城市與女孩。
相關訊息請密切注意活動網頁。



*****


330號,貓下去女孩節舞會派對X四位特別DJ來賓』


女孩節高潮活動,就是來玩,在貓下去俱樂部男孩沙龍的室內外,將以復古畢業舞會為主題,交由四位神秘DJ來賓,獻給所有台北女孩一場別開生面的舞會派對!


*****

331號,貓下去女孩節戶外電影派對X四部女孩電影』
(因為不想花錢讓囉唆的人看免錢的所以決定取消!)


女孩節最後一日,大家來貓下去看電影。繼跨年夜戶外投影派對成功之後,這一晚將搭起大型螢幕,連放四部幽默有趣的女孩電影給台北女孩們!
(總之每次辦活動都是活潰客人為主但是不停有人用訊息用電話來要一間餐館交代關於播放的詳細內容和活動流程不知道是哪裡出了錯總之沒有說要放淑女鳥是說要放淑女鳥導演參與過的片子還是有人聽不懂所以乾脆取消覺得累累的$#*&^%$)

*****


最後,所有關訊息,請持續追蹤貓下去敦北俱樂部臉書頁



整個三月要獻給,所有的貓下去女孩。

尤其是,還開懷吃著東西,點頭聽著音樂,開心的時候要喝酒,
還持續大力擁抱自己與愛人的那些。




*****【特別加映,關於翻白眼溫蒂】*****





女孩節的由來,原本是由一群喝醉的老妹發起的。覺得貓下去可以辦一場給老妹玩的派對。


但覺得辦一場只有一晚上的活動只給某些老妹來玩,好像沒有很有趣。比方說,三八老妹節,之類的。其實沒有太多意義。


後來和更多的女生朋友討論之後,覺得應該來辦一場為期一個月的女孩活動,而且是給所有女孩的,以貓下去為主辦者的角色。


畢竟貓下去九年來的每個晚上,女生其實是佔了八成的客人。所以我們決定要把貓下去敦北俱樂部一開始設定的那個讓女生會很喜歡的男生那一面,拿來當做主軸。用一個男孩的角度,來辦一場給女孩玩的派對。


那麼這個女孩應該是什麼形象呢?很貓下去的女孩?


一邊想著要做什麼食物一邊想著女孩的圖像時,溫蒂漢堡的溫蒂就突然出現了。
有美國味,有怪怪的tone,有一點懷舊但又帶著跨年代的歸屬感。我們想要溫蒂一起來表達有點白目的氣氛。


就像貓下去常做的事情。有點惡搞,有點下流,但又讓大家可以認同。
然後是反映出活在這個城市每個年紀的女孩都會有的,一點點小情緒。


或許是翻白眼,是吧?
面對每天現實裡的那些狗屁倒灶。
但實際上,表情是還帶了點可愛。


翻白眼溫蒂要反應的不是很女權運動的那一面。她要表達是很直覺的女孩姿態。就像在貓下去每個晚上常遇見的,不同年紀的所有女生。可以吃可以喝可以嬉笑怒罵可以開懷大醉。


當然,貓下去邏輯其實是沒有太多邏輯的。
本質上,都只是找個理由來辦個派對而已。


所以就決定了是從三月八號開始,我們準備了一系列的網路線上與實際的餐館活動要給每個喜歡來貓下去的女孩們。
不同年紀不同族群不同背景不同領域的。然後要讓翻白眼溫蒂帶大家一起玩一點什麼有趣的。


總之,
Girls just wanna have fun




(貓下去,陳陸寬,2018年春)




















2018年2月14日 星期三

回顧舊年,獻給台北,貓下去敦北俱樂部即將開展新年度



徐州路貓下去本店。攝影_Emma。




每年農曆年前,我們都會結算這一年來的總總數字。這是我在敦北俱樂部第一個完整的年度,一次好好的把三十個夥伴需要發的年終獎勵,填出數字來。


去年一整年,整家餐館與我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虧損。然後,我們從一小群小人物聚在一起開始,一起解決問題,一起製造新局。運氣還在,最後一季,數字缺口小了,更多客人願意走進來,讓我們表現服務,賺回失去的那些。


是從一間只有十個人不到的徐州路小店,到了今天結算年終是有三十個人在上班的敦北俱樂部的規模。但這不是意味著賺到了更多金錢,也不代表了更成功或更快樂。那其實都還很遠。我在思考的是,這些和我一起經歷了這一年來那麼多跌跌撞撞的人,我要如何在新的年度,帶大家藉著更多的機會去完成更多的餐館任務,然後從中去完成更多的自己,更多的作品以及,得到該有的身價。


2017年最後一季,貓下去敦北俱樂部這家餐館展現的是一種新的餐館經營標準。我說的是,基本上,我們能完成餐館日常的任務,稱得上水準的食物與服務,足夠取悅人的酒水飲料甚至是,讓人遊蕩在城市之間都會想到可以去的一個場所空間。更進一步是,我們讓一間餐館走出了餐館本身的框架,我們用自己的動能與創意,展現擁抱這座城市的能力。我們可以討論城市議題,可以到別的空間傳遞食物訊息,可以跨品牌與人合作,更值得提的是,我們打破了餐館想要取悅客人甚至獲得關注其實不只是辦餐會就好的線性思考。我們設計並且製造了許多有趣的派對,活動,議題,討論。從文化,從音樂,從城市人的生活模式以至於一種前所未見的想回饋給完成這個城市的所有人的方式,只要是在貓下去裡面的人會涉及到的東西,都有可能會是我們下一個創意的內容。


只要是可以想到的,都值得去做出來。
只要有人說得出來,我們都不會說不。


內場與外場,我們在去年最後一季開始更團結,然後去完成一場又一場大大小小的,我稱之為,獻給台北的,餐館派對。這是前所未見的經營方式,也是我認為的在未來的日子裡,唯一能夠稱得上能代表台北精神,並且放上國際的餐館經營標準。


當然我沒有認為我們已經做到了。我們完成的那些,也只能算是開頭。
而新的年度正開始。貓下去這間毀譽參半多年的餐館,今年會獻給這座台北城市,一間具有代表性的餐館該有的成果。


這就是目標了。台北的換樂角落,台北的一種City Icon,一種怪異但有趣的Life Style
我們會大家一起走到那裡,會一起在那每個場景裡,覺得這座城市裡頭還是有許多還沒被發現的美好。




新年快樂,給每個多年貓下去的俱樂部成員,我們大年初五即將展開新年度,請密切注意。我們到時見。






貓下去大台北企業社陳陸寬 2018















2018年2月10日 星期六

以〈關於台北,以及我心遺忘的早午餐〉為題,請貓下去之友寫點字_陳小曼,食物設計師





陳小曼

食物設計師,醉心於男孩沙龍的薯條與俱樂部裝飾品味的貓下去之友。


——————————————————



Brunch」,賤賤的 Urban Dictionary 說這個字是為了有錢的小中二與小屁孩(snobs and biddies) 存在的,打完網球去飯店吃個早餐喝 high tea 與司康配手工果醬聊聊女王與媳婦的婆媳問題或是評論Meghan Markle的禮服也還好吧但我還是買了 件他們早春的小禮服,Hedi Slimane Dior 不知道會不會出好看的包包我最近覺得Belt好膩喔(好喔我 戲太深了我停 )


早午餐其實起源起19世紀的英國,獵人清早狩獵需保持頭腦清醒感官敏銳,大量消耗精神與體力後自然需要飽餐一頓,通常是回程後才會大啖一頓讓血糖自由飆升。此時也已接近中午,這個不早不晚的、後來演變成在這個重視社交的英國社會中重要的一餐,成為了早餐(breakfast)與午餐 (lunch)的組合字—brunch1896年這個字正式被編譯進了牛津字典。在工業革命之後出現的 Sunday roast雖發生於不同的階級,在當代也已經融合、成為社交生活中的重要大事以及生活裡的,嗯我要說那個字了,「 確幸」。 


1930年這個 brunch風潮傳至美國並大受歡迎,也是由於當時美國禁酒令的契機,早午餐變成正當的(飲酒)場合與藉口,一杯黃澄澄的Mimosa 或是威尼斯風情的Bellini,配上高爾夫球與八卦話題。加上美國大學自由風氣下的狂歡派對,與隔天解宿醉的療癒煎蛋,隔夜校隊餐(Varsity meal) 理所當然地在那個沒有IG的年代成為了社群裡的身份象徵。 戰後,女性穿起了長褲、拿起了選 票、進入了職場,早午餐會更成為女性交流與社交場所,資本社會時期大量的商業往來與移動,從飯店的自助餐到街角咖啡店都被 brunch 攻佔。(寫文的當下,IG上的 #brunch 17,502,887 則貼


“It’s not love, it’s my coffee machine.” 


雖然早午餐起緣於英國,並在世界各地大為風行,在他附近的歐洲倒是風情各異。例如義大利(除了飯店)就沒有什麼brunch。午餐是一個長達三小時的敦親睦鄰,更不要說如史詩一般綿長的晚餐,時不時都覺得自己正在搬演 last supper。這樣的飲食文化中,站著吃完cornetto(通常是奶油或甜可頌)與一杯卡布奇諾,就是早餐的全部。你能否想像當我在米蘭市中心找到一間咖啡有標示產地、menu上提供brunch的咖啡店時內心的狂喜,橄欖油的香氣滋養的是那顆半熟蛋與人生地不熟的鄉愁,Navigli運河旁,廢廢的留學生與她破破的義大利文在此處找到了心中的歸宿。所以當你旅行到義大利,民宿主人跟你說包括早餐的時候,你懂得。


法國的「 午餐」 petit-déjeuner 


在吃飯皇帝大(或者說,吃飯路易五 )的法國,他們可能會下巴微抬地告訴你說早餐本來就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就跟初吻一樣(在法國什麼都要提到吻就對了)。字面上的意思為「小午餐」的早餐,自然對他們來說是個慎重以待的環節。雖然城市裡最好喝的咖啡都是澳洲人煮出來的,而對於可頌與蛋,你就最好別跟他們爭辯,尤其當你可能牽扯到松露與蛋恩怨情仇時。不過顯然身為 三星大老的 Alain Ducasse對於蛋的狂熱沒有同名同燈的 Alain Paasard 來得驚豔四座,目不暇給的水晶燈與形狀與酸甜比例完美的,那傳說中的「巴黎的草莓」,反而成為心中難以抹滅的巴黎印象。


Saturday wait, and Sunday always comes too late. 


 在英國,神聖的週日是屬於肉肉肉與約克夏布丁的。由於早期虔誠的教徒會在週五禁食肉類(但不包含海鮮)於是在上教堂之後的解禁聚餐,就通常包含了烤牛肉(或豬、雞、羊 ,也可能出現野兔、鴨等)烤蔬菜、超肥馬鈴薯泥、約克夏布丁,以及那sunday roast之魂烤肉產生的油做成的邪惡醬汁。被米其林指南以玩命關頭的快狠準來形容的英國牛排館 Hawksmoor 便在倫敦Sunday roast 的列表中獨佔鰲頭,以英國本地產的牛臀肉做週日主打,為寒凍的倫敦冬日蒙上一層暖色濾鏡。


就算沒辦法天天去soho house打網球騎馬之俏麗的上牛排館解宿醉,納百川的倫敦還有近來很夯的熱門早午餐去處,例如私以為早餐比晚餐好吃許多的潮流印度餐館Dishoom,那個穿上蛋捲外衣的印度餅皮Naan與豪邁奶油好比西多士的麵包狠狠的沾進chai latte,亞洲熱在哪都是新鮮上市。After all,最棒的Brunch還是友人邀你到家中chill一個不早不晚的週末,不管用了什麼等級的肉、開了哪個產地的酒,在陽台曬太陽還是在小庭院一個好市多買的BBQ 架,不管聊生命靈數聊人類圖聊天氣還是別人的八卦,一句你最近好嗎,才應該是brunch的濫觴。 












2018年2月9日 星期五

以〈關於台北,以及我心遺忘的早午餐〉為題,請貓下去之友寫點字_馮宇,知名華人設計師









馮宇

IF OFFICE 負責人。起晚貪黑。


——————————————————



我第一次聽到「早午餐」這個詞兒,是在剛上大學的暑假,某個下午聽著王偉忠先生在台北之音主持的帶狀廣播節目「台北什麼都有」,他介紹著台北近來流行假日起晚,近中午時分才到餐廳,將早餐午餐畢其功於一役,歐美稱為「Brunch」的複合新字,中文就叫做「早午餐」。這段廣播距今已有快25年的歷史,時至今日大眾對於「Brunch」也早習以為常,但當時一個土蛋大學生如我,真覺倍感新鮮,浮現腦中倒不是眾家美食,而是嚮往著該與誰一同「起個大晚,吃個Brunch」好呢?畢竟年輕人氣血方剛,蛋白質的揮霍遠比攝取重要也。


況且諸君要知道,「Brunch」並不是西方人的專利,至少我從小就有過豐富經驗了,那就是每逢過年除夕,我們家睡得很晚,大年初一接近中午,才起床張羅用餐,這個時候,外省家庭總把所剩的年夜菜充分利用,以獅子頭、白菜為中央伍,還有一些菜餚什錦全部入列,最後端出一大鍋的「大鍋菜」,大家掰著很硬的槓子頭(火燒,而且上頭都印有國徽花樣)或是將擺供祭祖的紅棗大饅頭(棗餑餑)切片,大人斟點高梁,就著山東老滷所滷製的大切盤,喝著熱燙的鍋湯,過癮又飽腹,如今想起,仍是滋味。


兒時回憶早隨時光換移而不復,是故提到「Brunch」抑或「早午餐」,總還能讓我有點感覺的地方,可能就在於家人團聚的那份濃郁情感。也就是「吃什麼」不重要,「跟誰吃」才值得期待,不過憚於婚姻和諧,最佳早午餐的「夢幻陪吃人選」委實不方便透露,倒是有一些「夢幻被吃菜選」的芻蕘之言,與君分享。因為是「早午餐」,假日慵懶起床(或前夜荒唐),身心狀態呈現一個徐緩(或氣虛)又帶乾澀(或宿醉)的頹唐,所以作為進食的第一餐,選擇的標準最好是滋而不膩、潤而不肥,軟滑腴口助消化。我喜歡在家吃早午餐,而且中菜勝於西菜,常挑一些簡單的家常麵點來做,雖然自己下廚不算輕鬆,倒也可以當成賴床後的活動筋骨。


像我最近就在研究淮揚菜的蔥開煨麵,平時在館子吃不錯,其實在家也很容易做,蔥開煨麵有幾個關鍵材料:青蔥(宜翠綠新鮮,粗細不拘)、開陽(即蝦米,國產與泰產俱佳)、高湯(避免化學罐頭或湯塊)、生麵(選外省白細麵,關廟、烏龍、扁麵、寬麵皆不宜),只要用料講究一下,就可以享受不輸大廚的美味。我的做法是,先用玄米油(油下多一點)把切成約10公分左右的蔥段煸香,待蔥段煸至略黃,將泡好瀝乾的開陽下鍋,倒點紹興嗆香,繼續伴炒,等蔥段呈現焦黃甚至快發赤黑的梅納反應,會退辣出甜以及竄出引人食慾的香氣,此刻倒入高湯,酌以純釀醬油調味(鹽與胡椒亦可,盡量以簡單為原則,蠔油、油膏……等有添加物者則避免),大火煮滾後,再入生麵條,後以中小火煨煮約10分鐘。由於下的是略沾有麵粉的生麵,湯頭會逐漸濃稠,期間可將麵條撈起試彈性,拿捏到吸飽湯汁,卻又軟漲不爛的最佳程度,便可關火盛碗。


煨麵的可貴就在材料單純,作法簡單,掌握烹煮訣竅後,變化隨心,豐儉由人,寒冬時節,為自己與家人(或昨晚才認識的生命插曲)煮上一碗熱香四溢的煨麵,那種暖窩到心,仿佛又回到了兒時大年初一的飯桌,那頓我心開陽(或開洋葷)的早午餐。












以〈關於台北,以及我心遺忘的早午餐〉為題,請貓下去之友寫點字_梁大文,全方位資深媒體人





梁大文 


港女在台北,寫字拍照,拍照寫字,最近想做個不折不扣的天龍女子。


——————————————————


我的台北早午餐記憶都很零碎模糊,最好的回憶好像都跟青春一起遺留在香港裡。剛畢業的那幾年,我跟好姐妹三人總愛去中環一家小小素食咖啡店Cafe O(已執笠),從中環地鐵站一直往山上走,穿過老外爆炸多的蘭桂坊,再穿過狗仔偷拍勝地夜店Dragon I(點解仲未執?),便會看到躲在角落摩登明亮人卻總是不多的Cafe O,供應著沙拉三明治還有小巧好吃的披薩,以及好喝有趣的蔬果汁(還記得叫Schoolbus)。我們可以從中午開始一直吃著聊天,一直聊到下午茶再吃蛋糕甚至晚上,一邊偷看窗外階梯往來半山的型男美女,滿足著年輕時候那to see and be seen的虛榮;後來年長一點賺多一點,好姐妹帶我去過在IFC的倫敦餐飲大亨Alan Yau開的St.Bettys(也已執笠),面對香江無敵醉人海景,sophiticated的餐飲服務與環境,即有種升level進階成Sex & the City人物般的中產體驗。現在回港的周日,幾乎就是要彌補小時家窮沒上茶樓飲茶的習慣,跟家人瘋狂點一桌點心大吃(但自備台灣茶XD)。


剛搬來台北,新朋友(指名道姓:張飛揚)帶過我去當年城中最流行的中西美食,跟很多老外擠在一起吃過一兩次早午餐,只記得冰紅茶很甜,香蕉waffles配炸薯餅很脆異;在小雜誌工作時,有陣子老闆都愛帶我們到仁愛圓環的雙聖,開早午餐編輯會議(寬老闆你有參與過嗎?),同事們都形容它是美式早餐名店,但我只記得店有點昏暗、人很少,我們那桌永遠最吵,永遠有說不完的星座感情女人心,那是個我覺得自己很有型在雜誌社工作、開會就是吃飯聊天找靈感的年紀。


我想我是很愛吃早午餐的,(為了寫這篇找回舊照片才發現自己在flickr開過一個「香港早晨,台北早安,大陸早上好!」的照片群組!)所以我曾經鍥而不捨地尋尋覓覓,台北其實有很多咖啡店都不錯的早餐輕食,但周日越煞有介事想要吃熱騰騰的豐盛早午餐,往往越會失望而回。有一陣子幾乎每隔周日,我跟男友從慵懶地起床那刻開始,就會絞盡腦汁思考今天該去那裡吃我們的late breakfast。通常直到下樓那一刻,都沒有答案很餓時:「就去轉角那家X樓餐廳好嗎?」「Nonono,我每次經過看到那盤早餐跟麵包只想問那到底是什麼...... (結果有人趁我出差時孤單地吃了幾次每次回來都發誓不再去......)想趕流行時:「去那家新開的早餐小店好嗎?」「去去去去試一下。」(結果寫著10點開門10:10走到門前說還在準備中要等20分鐘餓死在中山區。)


其實我對吃什麼不算很在意,可以油膩可以清爽,有好吃的蛋、麵包還有黑咖啡,配上好的氣氛與醒目的服務,對我來說就已很完美。到了懂得放掉執著的年紀,本該好好學習下廚,但不知為何周日慵懶總是纏著我,現在出門吃早午餐學懂去曾去過的地方:像遠一點內湖的Gonna(有很棒的舒肥雞肉沙拉與果汁),近一點去信義路始終如一的Woolloomooloo好好聊天讀報,再近一點就去東門市場吃羅媽媽米粉湯+東門豆花再去Kiosk喝咖啡。一直悔恨當年出國錯過徐州路貓下去剛開業、短暫的中午供餐時光(倒是我不少香港好友都來試過),此時此刻機會重臨,只此一天,以早午餐之名,回憶青春撥亂反正為實,是時候相約那個他/她還有好姐妹好兄弟一起來一場早上派對。
















2018年2月8日 星期四

以〈關於台北,以及我心遺忘的早午餐〉為題,請貓下去之友寫點字_Liz高琹雯,美食家






Liz 高琹雯

「美食家的自學之路」格主,貓下去與陳陸寬的死忠粉絲。


————————————————



常有人問我去哪裡吃飯,有關台北的早午餐我往往給不出很好的建議。如果可以推薦貓下去,我一定推,偏偏那裡傍晚5點半才走得進去。好了,貓下去的阿寬老闆說要賣早午餐,偏偏僅此一日限定(211日喔各位)。問我「台北哪裡有好吃的早午餐」,我總是搔頭托腮,回答幾個地點再附加但書。


如果你在Google搜尋鍵入「台北 早午餐」,那些懶人包、精選XX間、不可錯過的,你都可以錯過。如果在這些文章裡看到網美風格的照片、不可思議的擺拍,更是「小心有雷」的警訊。雷是什麼?雷是那些放在小砵裡的美生菜,白慘慘的麵包,鮮黃像塑膠的起司,軟趴趴的培根,為了配色才出現的綠花椰。 鬆餅,燉飯,義大利麵。裝在鑄鐵盤裡的蛋餅。


這年頭,似乎空間稍微裝潢過,可以稱之為咖啡店的地方,就可以賣早午餐。這已經是N.Y. Bagels Cafe、樂子 the Diner、貳樓的下一世代,當年他們興起的早午餐風潮,開枝散葉到大街小巷。並不是把他們當成模範,而是他們確實佔據台北餐飲發展軸上的某個位置,這個位置也把他們推進到資本化的連鎖系統,愈普遍就愈不時髦,但是,早午餐終於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人人都吃得上早午餐,也人人都做得出早午餐,人人都只想把握一種感覺:放假的早晨,度過悠閒有品味的時光。
早午餐卻懷抱一種被看扁了的無奈心情。真的只是煎二顆蛋,堆上肉與薯條嗎?早午餐難道不值得主廚等級的用心烹調嗎?去澳洲看看吧,那裡是最會享受早午餐的地方,咖啡好、空間美、餐點是餐廳水準。雪梨Surry Hills的「Devon Cafe」,有一道煎牛舌相當好,外酥內嫩、軟腴油滑,微微焦脆的外皮極大化牛舌魅力,加上gravy與花椰菜泥,非常可口;炸薯餅太膩,藏在太陽蛋與薯餅間的巴西利大蒜醬就發揮鮮明酸味,相當高明。墨爾本的「Higher Ground」,是我遇到美國名廚Grant Achatz的地方(!),一道炒香料羊肉,佐太陽蛋、味噌茄子泥、煙燻優格、松子香料(dukkha)、紅石榴與酸麵包,炒香料羊肉辛香濃厚而有勁,搭著太陽蛋吃有早午餐的氣氛,搭著味噌茄子泥、煙燻優格醬與松子香料(dukkha)吃,又有時髦中東菜的感覺,很有水準。


台北曾經有一個供應餐廳等級早午餐的地方,叫做「Nonzero 非零」。我有記錄下的一套餐點,是用一大塊木板上菜,木板上有形狀各異的餐盤或小砵,盛裝著炒蛋、金桔果醬、可頌麵包與芝麻麵包、沙拉、印度香料烤雞腿、碳烤蔬菜和苜宿芽,還有一個法國鄉村風格的印花鐵鍋,裡頭是蔬菜湯。那大概是距今七、八年前的事了,現在我還是願意去吃這一套早午餐,坐在巨大厚實的木桌上,自然光滿室透亮,落地窗外碧綠耀眼。


台北這幾年還流行「老台北人的早午餐」,其實就是老城區日常樸實的滋味,一些人天天裹腹的小吃,成了另一些人週末的觀光景點。還單身的時候,曾經跟一個約會的對象相約去大稻埕慈聖宮吃早午餐,二個都會俗早上八點就前往現場,豈料冷冷清清,肉粥、四神湯、排骨湯、豬腳麵線一概沒有,只好草草吃點蚵仔煎與吻仔魚炒飯。那是一個初春微涼下著雨的星期六,為了彌補早餐撲空的失望心情,我們又到迪化街的茶館待著看書。應該進行得很順利吧,事情最後卻不是往我以為的方向發展。



現在常常跟先生一起去大稻埕慈聖宮吃早午餐。